当前位置: 首页 > 爱情散文 > 正文

摧毁一个普通人有多简单--励志文章--励志人生

来源: 多读文学网 时间:2023-08-03
马未都在《圆桌派》上讲过一个故事,他以前当编辑的时候,有一次组织了一场笔会,邀请了很多当时的知名作家,刘震云和王朔也在其中。每次吃午饭的时候,刘震云就对着同桌的王朔一顿海夸,“王老师,您小说写得真好”……王朔和刘震云那会不是很熟,便很客套的回了句,哪里哪里,写得一般。

结果一连三天,每天刘震云见到王朔都是一顿海夸,您真厉害,小说写得真好……王朔到了第三天终于绷不住了,笑着回了刘震云句,“我也觉得我写得不错。”

话音刚落,刘震云对着身旁的马未都说道,“我早就说了吧,一般人都扛不过三天。”

你觉得自己看淡名利,境界很高?别人天天夸你,你飘不飘?刘震云对王朔的夸,在北京叫“举人”,别人能把你举得有多高,就能把梯子撤走把你摔多惨。用现在的话说,“举人”也叫“捧杀”。

知乎上的热门话题——“摧毁一个普通人有多简单”里被人提到很多的字眼,就是“捧杀”。

人类的本性决定了大多数人都是喜欢被夸赞的,来自于他人的认可和夸奖给人带来的愉悦值颇高,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经得住夸奖,太多人在夸赞和吹捧中飘飘然,骄傲自满、停滞不前退步乃至于堕落,捧杀是摧毁一个普通人的利器,它将险恶的用意包裹在甜言好语之下,迷惑你的心智,将你拖下无底深渊。

要知道,糖衣炮弹终究是炮弹,只看得到表层美好的包装,很终只会被炸得遍体鳞伤。

曾经听过一个关于蛐蛐的寓言小故事,说的是一只蛐蛐勇猛善斗,声名大振,被见过它的虫子们推崇备至,昏昏然自认自己是天下*,一天一只飞蛾在夸奖它的时候怂恿它和公鸡相斗,直言它比公鸡灵活敏捷,一定能够获得公鸡的臣服,扬名四方,被吹捧得早就忘了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的蛐蛐斗志昂扬,前去挑战大公鸡,被公鸡轻而易举一口吞下丢了性命。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鸡蛋碰石头,不是别人夸你两句就能赢。

过分的夸赞和吹捧使得被吹捧者失掉了对自己真实能力的正确评估,不自量力的下场就是自取灭亡。

捧杀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让你心甘情愿主动地走向堕落的境地。

北野武曾说过:“打败对手很妙的方法就是毫无意义地一个劲夸奖他,毁掉一个艺人不需要枪炮子弹,只需要愚蠢的观众。”

无脑吹捧的观众粉丝能够让靠大众关注度生存的艺人被虚高的人气热度迷惑而不思进取很终走向事业的下坡路。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吴孟达当年依靠《楚留香》中“胡铁花”一角红遍台湾,盛名之下,钱财也滚滚而来。然而当时的吴孟达却只是沉溺在了观众对他的喜爱,无节制的拍烂片,还嗜赌,没几年便破产拜尽了人气,若不是后来周润发暗中相助,80、90一代人的童年里便再没有“达叔”这一共同记忆。

捧杀,隐蔽而又温柔,但究其本质,它还是那把能要人命的刀。

与捧杀相对应的,是“骂杀”,或者也能叫做“棒杀”。

指的是通过言语或者行动不停地否定一个人,摧毁他的自信,让他产生自我怀疑,否定自己的价值,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小A在众人眼里是个标准的好孩子,学习时成绩优异,工作了刻苦认真,为人做事挑不出错,一度被众人视为完美的榜样,直到有一天接到她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她小心翼翼向我询问认识的心理医生联系方式,大概是当时的状态太过于不好,竟毫无预兆地向我剖白了她长达多年的痛苦。

“我精神状态不太好,抑郁吧,挺长时间了,说来话长,我想着总是要自救一下,知道你人脉广,所以来打听靠谱的心理医生……”

在小A的叙述中,我才了解到,她所有“乖孩子”的表现都是从小被母亲管教出来的,她的母亲性格强势,将所有希望寄托在自己女儿身上,给她制定了严格的条条框框,对她的表现总是不满意。

“记忆中她从来没有肯定过我,她总是不满意,觉得我哪哪都不好,以前年纪小的时候觉得只要自己再优秀一点就能得到她的肯定了,结果不管我怎么努力还是没用,她总是觉得我不够好,我能力不够强,性格不够好,长相也一般……时间长了我就觉得,真的都是我的错,是我不好才不被她满意。”

“其实我这几年来也越来越讨厌我自己了,不敢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努力迎合讨好身边的人,不敢谈恋爱不相信会被人喜欢。”

“一宿一宿的失眠,夜深人静时候想起来的全是我妈指着我骂我没用的样子,我没办法成为让她骄傲的孩子,我有时候恨不得替她杀了我自己!”

她语气中的自厌让我心惊不已。

生活中,有的家长笃信“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后退”,于是打着爱和使你上进的名号贬低、否定孩子,从而达到其获得一个“好孩子”的目的,却从未考虑过孩子在这样的心理折磨下回经受多少痛苦,从未想象过在否定中成长的人被摧毁的勇气自信和生活的能力。

我们应该赋予子女勇气和自信,还要帮助他们加以发展。正如牛津大学巴利奥学院院长史密斯1919年给英国首相的信中所写的那样:‘心胸开阔,目光敏锐,热爱真理,就能抵制无理诡辩,陈腐信仰,哗众取宠和伪善之言’。”

自我否定的怯懦和痛苦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内心,每一个试图通过否定来获得教育成果的人都应该研读甘地夫人以上的言论。

否定带来伤害远超过你的想象。

不论捧杀还是棒杀,摧毁一个普通人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改变他的内心期望阈值。捧得高,摔得惨;踩得狠,蹦不起。

就像知乎答主“鬼木知”说的一样,“让他住进一间位于市中心,房租却只要一百元的床位,有网有厕所有热水有空调,下楼就可以买夜宵,出门就是网吧和台球室,让他活得安稳,挫其锋芒。让他身边有一群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天天邀请他一起组团打游戏,晚上再一起喝酒撸串扎金花,习惯每天熬夜玩到一两点,让他沉迷玩乐,磨其斗志。让他体验那种没人管、自由自在的生活,习惯旷课,习惯临时抱佛脚,很后连挂科都觉得没什么好怕的,彻底的‘无所畏惧’,放飞自我 ,让他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沉迷于享乐安逸,逃避现实的苦痛,没有改变的欲望,在自我放纵中逐渐沉沦,温水煮青蛙,惊醒的时候早已无路可退。

爱好社交网站,沉迷八卦网文,在深夜发誓要努力上进,第二天醒来时感慨一句“太累了,不如再休息几天吧”便又埋头于游戏玩乐。

直到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时丢盔弃甲一无所有。

茨威格说:“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需要你付出努力和代价的,就算你能轻易得取得什么生活中的馈赠,很终也要付出代价。

一时对欲望的臣服和对享乐的贪图,要付出的可能是一生的低潮和痛苦不甘。

《四重奏》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知道比悲伤更令人悲伤的是什么事吗?比悲伤更令人悲伤的是,空欢喜。”

在被给予了希望后再度失去希望,空欢喜的不甘足以摧毁一个普通人。

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农村里的孤儿被一直怀不上孕的一对有钱的远方亲戚带走当作养子,见识过了有钱人的世界,享受过了被用心对待的生活,却在一年后夫妇检查出来怀孕后被送回了村子,以为从地狱脱身而出未来一片光明的小孩重回原来的生活,却不再能够忍受曾经咬着牙熬过的日子,原本一直认真努力活着的孩子开始学着村子里大一点的人去县城里“混社会”,坑蒙拐骗就为了能够有钱去网吧去吃好穿好,从一开始村子里的让人心疼照拂的“乖孩子”变成了臭名昭著的“小混混”,前途一眼望得到底。

如果没有看到过希望,凭着小孩很初的努力模样,他的人生或许还能够被他自己一点点拯救。

人一旦有了不甘,便很容易走错路。

以前有档叫《变形记》的综艺节目很火,但是我一直没有看过,因为乔治·奥威尔说过,“对一个孩子很残忍的事莫过于把他送到一所富家子弟的学校中去。一个意识到贫穷的孩子由于虚荣而感到痛苦,是成人所不能想象的。”对于被送去大城市享受了几天未知世界的农村孩子,我无法想象他们要如何面对节目终了时回归现实的对比。

一个人的内心期望阈值一旦与现实能力差距太多,就意味着他更加容易被摧毁,“如果未曾见到阳光,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东野圭吾说道:“以后你要多加小心啊。这个世界有很多置他人于不幸,并幸灾乐祸的人。虽然这一点让人觉着很遗憾。”

摧毁一个普通人实在简单,想要避免受害却很难,说到底,人只有认清自己,才能让有限的眼界和知识不成为错误的怂恿者。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