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 正文

民间故事原文三百个

来源: 多读文学网 时间:2023-12-25
1、月中老人民间故事 2、公主的珍珠鞋民间故事 3、德宝斋的历史故事民间故事 4、人心不足蛇吞象民间故事 5、被惩罚的乌鸦民间故事 6、永州鼠民间故事 7、挪亚与彩虹民间故事 8、中秋溯源民间故事 9、徐母育弯枣树民间故事 10、毛驴对付狐狸、豺狗和狼民间故事 11、木牛流马的传说民间故事 12、一文钱与乌纱帽民间故事 13、苏宁喜节日来历民间故事 14、孟良初识焦赞民间故事 15、“莲宗五祖”释少康民间故事 16、山神讲故事民间故事 17、聪明的媳妇民间故事 18、石人岭民间故事 19、汪虎开新路民间故事 20、神女和灰熊的故事民间故事 21、借脉教妻民间故事 22、赵匡胤救京娘民间故事 23、高员外晒元宝民间故事 24、如意钩下凡民间故事 25、范十五与金蛤蟆民间故事 26、青年宇白扎西和妻子夏嘎曲宗民间故事 27、阿诗玛的传说(撒尼族)民间故事 28、水族叽啾桂的传说民间故事 29、十个爸爸民间故事 30、良心和天鲤民间故事 31、菊花仙子民间故事 32、金沙姑娘(香格里拉版)民间故事 33、白娘子和许仙民间故事 34、白鹭女神民间故事 35、疯人误闯金銮殿民间故事 36、大公鸡和小钱袋民间故事 37、三男争一女民间故事 38、银子和歌声民间故事 39、好色的蚰蜒精民间故事 40、农夫和三个葫芦民间故事 41、黄果树瀑布的故事民间故事 42、种金子的老汉民间故事 43、两个朋友分金子民间故事 44、长寿花民间故事 45、宝草帽民间故事 46、军门花园民间故事 47、盘龙山狐女民间故事 48、王生冤报民间故事 49、一副骰子民间故事 50、小马的选择民间故事 51、西施与檇李民间故事 52、“一壶酒”与“一活鹅”民间故事 53、吴义能丢官民间故事 54、书香门第民间故事 55、荞麦姑娘民间故事 56、请赌神帮忙民间故事 57、鹿邑酒的传说民间故事 58、老兵和桃树民间故事 59、山羊花花民间故事 60、老鼠嫁女的故事民间故事 61、张孝通冤报民间故事 62、用芳香做武装民间故事 63、航海家辛巴达民间故事 64、二十媳妇十五郎民间故事 65、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到黄河不死心民间故事 66、老公守门民间故事 67、会屙金尿银的小铁孩民间故事 68、济公活佛民间故事 69、武松打虎民间故事 70、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民间故事 71、陈咬金陈堆结金兰民间故事 72、彝族插花节民间故事 73、虎跑梦泉民间故事 74、紫阳山的传说民间故事 75、还债民间故事 76、几个特色名吃做法的传说民间故事 77、三过家门民间故事 78、月下老人牵红线民间故事 79、状元亭民间故事 80、鸡冠山下金鸡叫民间故事 81、舔肉块民间故事 82、观音送画民间故事 83、涌泉跃鲤民间故事 84、五百罗汉的传说民间故事 85、闽南民间故事:漳州诏安猫仔粥民间故事 86、懂鸟语的孔一民间故事 87、椿树称"王"的传说民间故事 88、百鸟朝凤民间故事 89、傣族泼水节的传说民间故事 90、牛郎织女(异文三种)民间故事 91、仙女杜兰香民间故事 92、茶花民间故事 93、小黄龙民间故事 94、寨山传奇民间故事 95、神奇的外衣民间故事 96、侗族林王节民间故事 97、智娶文成公主民间故事 98、望仙桥民间故事 99、荷苞牡丹民间故事 100、寻找长生不老的王子民间故事 101、盘古开天辟地民间故事 102、曹国坟前的断头马民间故事 103、吴三桂.陈圆圆和逼死坡民间故事 104、牛郎织女的故事民间故事 105、麻婆豆腐的传说民间故事 106、接骨木树妈妈民间故事 107、兔子和大灰狼民间故事 108、俄曲河边的传说民间故事 109、长发妹(侗族民间故事)民间故事 110、画中牡丹民间故事 111、玉姑除恶龙民间故事 112、黄牛、毛驴、鸡和两夫妻的故事民间故事 113、蜘蛛姑娘民间故事 114、端节前夕扫房屋由来民间故事 115、孔雀公主神话故事民间故事 116、腊八粥的来历民间故事 117、石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民间故事 118、穆桂英点将台民间故事 119、韩大力掼死鳌拜民间故事 120、越王剑民间故事 121、千里送鹅毛民间故事 122、卧牛石的传说民间故事 123、望兄亭与送弟阁民间故事 124、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 125、豆腐桥民间故事 126、庄王台民间故事 127、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民间故事 128、真假白塔民间故事 129、山妖之谜民间故事 130、涌泉宝珠民间故事 131、奶子河奇缘民间故事 132、铁匠明珠托央民间故事 133、王子与天鹅民间故事 134、苗王的传说民间故事 135、婺源民间故事:老虎外婆民间故事 136、大连市(Dalian)名称的由来民间故事 137、西湖醋鱼民间故事 138、长鼻公主民间故事 139、天职演员民间故事 140、吕洞宾戏牡丹仙子民间故事 141、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故事 142、嘉庆皇帝受骗民间故事 143、钻木取火的传说民间故事 144、沉香救母民间故事 145、虎怕漏民间故事 146、女娲补天的的故事民间故事 147、祝英台钟情梁山伯民间故事 148、牡丹诗词民间故事 149、孟姜女生项羽民间故事 150、猫儿桥民间故事 151、石象拜舜民间故事 152、夺命古琴民间故事 153、杨贵妃与“贵妃鸡”民间故事 154、阮公墩真“软”公墩民间故事 155、毛南族猴鼓舞的传说民间故事 156、三峡民间故事民间故事 157、金线神针民间故事 158、神荼郁垒的故事民间故事 159、吃虫节的传说(仡佬族)民间故事 160、尧王举贤民间故事 161、英德客家的鲁班经介绍民间故事 162、一个厉害的公主民间故事 163、国王岭色曲结和妃子梅朵玲孜民间故事 164、王之涣审黄狗民间故事 165、湖光山色读书船民间故事 166、补丁学画民间故事 167、万家酒店与十里桃花民间故事 168、钟馗之死民间故事 169、貂蝉民间故事 170、大酱的由来民间故事 171、华家池民间故事 172、太阳贞女的故事民间故事 173、小黑报恩民间故事 174、姊妹松民间故事 175、牡丹泉民间故事 176、牡丹文化民间故事 177、金水河民间故事 178、瞎子敬仰东方朔民间故事 179、措珠丹琼民间故事 180、黄山的来历民间故事 181、玉田轶事民间故事 182、赶考路上救妇人民间故事 183、紫斑牡丹的传说民间故事 184、奇婚记民间故事 185、兄妹传人种民间故事 186、尤伯的眼泪民间故事 187、平安夜民间故事 188、宝缸民间故事 189、古铜独盗民间故事 190、晚清西疆大臣金运昌轶事民间故事 191、人与狼民间故事 192、杏婵民间故事 193、中国古代美女诱人十态民间故事 194、烧书做饭民间故事 195、西湖龙井的传说民间故事 196、铁观音的传说民间故事 197、少林拳的来历民间故事 198、猪兄弟的逃亡记民间故事 199、刘备传艺民间故事 200、莫干剑民间故事 201、田母的传说(仡佬族)民间故事 202、西湖烟水飘酒香民间故事 203、舍身崖民间故事 204、天鹅之歌民间故事 205、龙井茶的传说和发展民间故事 206、老虎怕“屋漏”民间故事 207、贵州苗族姊妹节的传说民间故事 208、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民间故事 209、财主和金锅民间故事 210、分银子民间故事 211、包袱的故事民间故事 212、李太白跳月民间故事 213、初阳台民间故事 214、洋花民间故事 215、机智的农民民间故事 216、赵匡胤打滚民间故事 217、神牛民间故事 218、鹦鹉洲的由来民间故事 219、王羲之妙书春联民间故事 220、仙女山的传说(布依族)民间故事 221、99个发夹民间故事 222、阿拉丁和神灯(一)民间故事 223、书呆子赶鸡民间故事 224、八仙的传说之韩湘子民间故事 225、牡丹逸事民间故事 226、金牛与牵牛花民间故事 227、神秘的旅伴民间故事 228、马夫次旦民间故事 229、闽南民间故事:拿饭匙抵猫民间故事 230、六和填江民间故事 231、闽南民间故事:多子饿死爸的典故民间故事 232、万卷书的传说民间故事 233、伤疤脸民间故事 234、天理良心的故事民间故事 235、明察秋毫的法官民间故事 236、风雅钱塘-何物《湖光》动诗情民间故事 237、大雾梁上两棵枫民间故事 238、仙人桥民间故事 239、八戒传民间故事 240、春节的由来民间故事 241、绝处逢生民间故事 242、蝴蝶泉民间故事 243、蜘蛛的腰怎样变细的民间故事 244、银元民间故事 245、落雁民间故事 246、竹王的故事(苗族)民间故事 247、牧羊山的传说民间故事 248、扒灰佬的来历民间故事 249、覆水之舟民间故事 250、不记旧仇选人才民间故事 251、丑女救父民间故事 252、绿牡丹民间故事 253、小仙女民间故事 254、“胡诞地”民间故事 255、猎人·狼·狗民间故事 256、金豆民间故事 257、糊涂喇嘛走好运民间故事 258、善良的白鹅女民间故事 259、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五)民间故事 260、皮匠附马民间故事 261、女山的故事民间故事 262、刘邦选贤民间故事 263、“称山”的传说民间故事 264、[琅岐民间故事]龙台驸马千古恨民间故事 265、细柳教子民间故事 266、张童入冥民间故事 267、脚踢乾隆民间故事 268、石门山民间故事 269、康熙皇帝与《聊斋志异》民间故事 270、无意井民间故事 271、李白沉香亭咏牡丹民间故事 272、九华山的得名民间故事 273、三个瞎姑娘的故事民间故事 274、楠溪江神童太保石的故事民间故事 275、元宵的传说民间故事 276、两个弓箭手民间故事 277、脱靴民间故事 278、赵匡胤得天下民间故事 279、七星街民间故事 280、大禹取《水经》民间故事 281、南柯一梦的故事民间故事 282、野葡萄民间故事 283、王母洞的传说民间故事 284、诺德仲的传说(苗族)民间故事 285、虎牛沟的传说民间故事 286、乌龙民间故事 287、元霄节的传说民间故事 288、两个小偷民间故事 289、西王母和她的蟠桃仙子民间故事 290、山中宰相和陶公洞民间故事 291、侗族林王节的传说民间故事 292、爪哇国民间故事 293、茶祖宗民间故事 294、梅妻鹤子民间故事 295、假博学出洋相民间故事 296、樊妃三劝楚庄王民间故事 297、石狮眼里流血的故事民间故事 298、孟姜女哭长城民间故事 299、阿诗玛的故事民间故事 300、滕小国的传说民间故事 点击显示更多(300) 点击隐藏列表第1篇、月中老人

传说,从前村子里有个老人,他已是将近六十岁的人,身材短小,须发苍白,黄色的脸皮上有着一缕一缕的汗纹,乱蓬蓬的头发沾满了浮粉,好似草上的秋霜一般。他几十年来,靠着替人舂米勉强维持生活。他没有一个要好的朋友,也没有伙伴,只有一只老免子。白天和有月亮的晚上,老人舂着米,老兔子蹲在旁边,吃着主人散落的糠皮。   一个月夜。那晚上真是他一生都忘记不了的美丽的一夜,天上没有一片云,八分满的月亮高高挂在东方的天角上。老人在舂米时自言自语说:“舂好了米再筛糠,真是浪费时间啊。如果有个老妇人和我在一起该多好,她除了给我的兔子作伴外,还可以帮我筛糠呢。”月亮女神听了他的话,觉得他很可怜。   第二天晚上,月儿变成清白色了。月亮女神变成一个老妇人,来同这位老人作伴,用筛子筛去米里的糠。老人舂着谷。夜深了,她就悄悄回到月宫去了。   照往常一样,每天月亮女神都变成一个老妇人,来跟老人和兔子作伴。夜深了,她总要走开,因为她得回去照顾她的月亮。如果是没有月亮的夜呢,老人不言米,不用她帮忙,因为他在黑夜里无法干活。   日子过得真快,一转眼已经过了好几个星期,老人终于问道:“你是谁?你为什么天一黑就走呢?”老妇人回答说:“我是月亮女神。”“把我和我的兔子带到你的月亮上去好吗?”老人恳求说,“让我们永远和你在一起过活,因为没有你,我们过得真是孤单、苦恼和伤心呀。”月亮女神被这位老人的一席话感动了,就把老人和兔子带到她的月亮里去,让他们永远和她在一起了。   现在,每当月圆的时候,孩子们总是仔细地望着月亮,只要他们不是“爱哭的娃娃”,他们就可以看见月亮里那老人仍旧在舂米,那老兔子仍旧在吃老人散落的糠皮呢。

第2篇、公主的珍珠鞋

从前,在西藏一座城镇里,住着一对穷苦的老夫妇,还有他们的儿子顿珠扎西。全家仅有的财产,只有一把不知用过多少辈子的旧斧头。

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雪花飘飘,老头子每天带着这把斧头,爬上很高很高的山岗,砍回来一大捆木柴,卖给城里的饭馆,换点糌粑和茶叶,供养儿子和老妻。

真是穷人命苦、雪上加霜,顿珠扎西十五岁那年,阿爸砍柴摔死了。老阿妈抱着儿子伤心痛哭道:“儿呀,往后咱俩的日子怎么办呀”顿珠扎西说:“阿妈,不要难过。从明天起,我上山砍柴就是了。”

从第二天开始,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雪花飘飘,儿子拿着阿爸留下的斧头,每天到深山砍柴,背回来卖给饭馆,换点糌粑茶叶,维持两个人的生活。邻居们都夸奖说:“顿珠扎西是个好小伙子。”

有一次,顿珠扎西砍柴砍累了,看见身边有块大石头,圆圆鼓鼓的,象狮子脑袋,便躺在上面歇息。谁知道这块大石头,忽然讲起人的话来了:“少年!少年!请从我的头上下来,你要什么宝贝,我都可以给。”

开头,顿珠扎西吓了一跳。过了一会儿,胆子就大了。他想:“我是人,他是石头,怕什么呢”便说:“石狮大哥,我什么宝贝都不要,请给我一件砍柴的家什就行了。你瞧我这把斧头,跟老太婆一样,成了缺牙巴了。”

说完,只听得“咣啷”一声,从狮子脑袋似的大石头里,吐出一把金斧头,又明亮,又锋利,小伙子喜欢得蹦起来了。他抬起金斧头,顺手在大松树上砍了一下,手磨粗的树,跟着就“哗拉拉”地倒下来了。他把斧头藏在怀里,连跑带蹦回到家中,把这件喜事告诉老阿妈。

有了金斧头砍柴,母子俩生活慢慢好了起来。过了些日子,顿珠扎西砍柴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卷过来一股大得可怕的狂风。羊头大的石块,刮得满山乱滚;顿珠扎西刚刚砍下的柴火,更是吹得四分五散。他一边叫骂,一边把柴火捡回来,想不到一根树枝上,绊着一只非常精巧的小鞋子,缎子的鞋帮,绣着七种颜色的花,还嵌满了闪闪发光的珍珠。

小伙子十分惊讶,便带着这只鞋子,去请教一位平日跟他要好的厨师。厨师是见过世面的人,他拿起珍珠鞋翻过来看三次,倒过去看三次,很后说:“啊啧啧,这是只宝贵的鞋子。到底是谁穿的我也弄不清楚。西街那边有座门朝南的茶叶店,店里有个叫强久的商人,你去问问他吧!”

强久是个走南闯北的人,他的骡马队年年到内地运茶叶和绸缎。他看了看鞋子,满脸皱纹里立刻填满笑容,拍着顿珠扎西的肩膀说:“哈哈,朋友!你发财啦!这是内地皇帝公主穿的绣花鞋呀。走,我们到京城去,把鞋子卖给皇帝,可以赚很多的银子。”

小伙子想了想,说:“不行呀,我到京城去了,谁养活阿妈呀”强久说:“美味到了嘴边,别用舌头顶出。你阿妈的吃用,我让店里的伙计接济一点就行了。”

顿珠扎西跟着商人强久,骑马走了好多天,终于来到了皇帝居住的京城。他们看见黑石岩一样高耸的城墙上,贴着白帐篷那么大的一张告示。两个人都认不得汉文,就找一位白胡子老人打听。老人摇晃脑袋,连声叹息道:“唉哟!我们的天子皇帝,只有一位宝贝千金,不久前被妖风刮跑了。找了几个月,还是一点影子也没有。告示上说:‘谁能找到公主,愿意当官的,给他内相的官职;愿意发财的,给他满斗的金银。’”

商人听了,更加高兴,赶紧拉着顿珠扎西去见大皇帝。他们走过许多街市,穿过许多门楼,前面出现了许多金顶红墙的大房子,小伙子觉得比雪山彩云还要美丽。强久说:“这就是皇宫。”正在他们俩个人说话的时候,一大群金盔金甲的武士。用长矛拦住去路,高声喊道:“不准吵闹!”顿珠扎西吓了一跳。商人连忙上前说道:“嘿嘿,我们是从西藏来的。知道一丝丝公主的消息,专门赶来报告的。”

武士禀告了皇帝,皇帝说:“快!快!请他们进来!”

顿珠扎西和强久跟着武士,又上了许多许多石阶,穿过许多许多殿堂,很后总算见到皇帝了。皇帝坐在金椅子上,看样子是个和气的老头。他仔仔细细地听了小伙子的讲述,又翻来复去地看了鞋子,断定这个消息没有错。便派出一位红鼻子大臣,领着一百个兵士,请顿珠扎西带路,用很快的速度去寻找公主。

顿珠扎西想了一下,说:“皇帝,不行呀!我天天要上山打柴,供养年老的阿妈。我寻公主去了,她老人家吃什么呀”

皇帝听了,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很高兴,夸奖顿珠扎西有孝心。他说:“小伙子,用不着担心。”当场吩咐商人强久,从国库支取足够的财物,回去好好照顾顿珠扎西的阿妈。

再说顿珠扎西领着大臣和兵士,骑在马上飞快地赶路。这些马都是皇帝和将军们骑的,跑起来比飞鸟还快。他们白天跑,晚上也跑,总算赶到了顿珠扎西砍柴的地方。他们在一块石头上,看见一滴血,沿着血迹找呀找呀,找到一块抬头才能见顶的大石崖旁边,血迹不见了。崖下有个洞,黑古隆咚的,象野兽的嘴巴,看不见底。

红鼻子大臣说:“看样手,魔鬼就住在这个洞里了,谁下去看看”兵士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没有一个报名。顿珠扎西说:“那么,我先走一趟吧!”

兵士们赶快解下自己的腰带,连成一根很长很长的带子。顿珠扎西抓住带子,慢慢往下滑,不知过了多久,双脚才触到地面。

洞里漆黑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顿珠扎西摸索着前进,忽然看见有颗红色的火珠子,在远处一闪一闪。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太婆,蹲在那里做饭。老太婆看见小伙子,惊奇地伸出了舌头,说:“这是魔鬼住的地方,你进来找死吗趁魔鬼正在睡觉,你快快地逃命吧!”

顿珠扎西说:“我不走,我是专门来找公主的。她只穿了一只鞋子,还受了伤。老阿妈,你见过她吗”

老太婆说:“见过!见过!我是给魔鬼做饭的,哪能没见过呢!公主不愿意给魔鬼当老婆,魔鬼很生气,很快就要吃掉她呢!”顿珠扎西给了老太婆一把炒青稞、一块干牛肉,紧接着又问:“老阿妈,快快告诉我,公主关在什么地方,魔鬼又住在什么地方”老太婆瘪着嘴,一边吃着炒青稞,一边指点方向。

小伙子按照老太婆的指点,走进魔鬼住的石屋。他从怀里摸出金斧头,轻轻挥舞了几下,忽然金斧头象燃烧的火把,闪射出千百道灿烂的金光。借着斧头的光芒,顿珠扎西看见满屋子都是人骨头、人脑壳。在一堆人皮上,摊手摊脚地睡着一个魔鬼,蓝脸膛、红胡子,鼾声比闷雷还响。魔鬼的额头两边,蹲着两只癫蛤蟆,肚子一鼓一缩,眼睛又大又圆,那是魔鬼的命根蛙。

刚开始,顿珠扎西吓了一跳,和恶魔打交道,他还是头一遭呢。慢慢的,便不那么怕了。他想:“我是人,他是鬼,怕什么!”顿珠扎西在手心吐了几口唾沫,高高扬起斧头,朝蹲着两只蛤蟆的额头上砍去,魔鬼痛得大叫,翻身跳了起来。小伙子没有退缩,窜到魔鬼后边,在他的后脑勺上,又砍了一家伙。魔鬼倒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了,象倒下一很大柱子。

顿珠扎西高兴得快跳起舞来,他趁势推开里边的右门,看见一位明月一般可爱的姑娘,正坐在右头上伤心落泪。右脚上没有鞋子,雪白的脚踝上血迹斑斑。

公主不知道他是谁,吓得索索发抖。顿珠扎西行了个藏族礼,恭恭敬敬地说:“公主,不要怕,我是皇帝派来救你的。”公主害怕地问:“那么,魔鬼……”小伙子哈哈大笑道:“魔鬼吗,给我两斧头砍死了。”

公主太高兴了,一头昏倒在顿珠扎西的怀里,亮晶晶的泪珠,滚落在他的身上。顿珠扎西背着公主,用金斧头照着路,回到刚才用腰带吊下来的地方。这时,公主苏醒了,又害臊、又感激,不知怎样报答小伙子才好,便取下自己手上的钻石戒指,戴在顿珠扎西的手上。

这时候,那个给魔鬼做饭的老太婆爬过来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请求带她出魔洞,小伙子大大方方地答应了。

顿珠扎西打了个信号,洞口上放下了腰带。头一次拉起老太婆,第二次拉起公主。这当儿,红鼻子大臣起了坏心服,他想:“顿珠扎西出不来,功劳就归我了。美味的食物,冲死也要吃;有利的勾当,缺德也要干。”于是,扔下顿珠扎西,护送着公主,日夜不停地赶回京城请赏去了。

公主回到皇官,全城象过年过节一样欢庆。皇帝忽然想起了顿珠扎西,便问:“那个拾珍珠鞋的藏族少年,为什么不见呢”红鼻子大臣长长叹了三声气,说:“皇帝呀,别提那个知恩不报的小子了!他走到半路,就象老鼠一样溜掉了。这回是我豁出老命,杀死魔王,搭救公主的呀!”皇帝相信了红鼻子的话,奖赏了他很多金子,还提升他当了内相。只有可爱的公主,倒常常思念搭救她的藏族少年。但是,她住在深宫后院,不明白红鼻子的阴谋,再说,她毕竟是公生呀,怎么好意思跟皇帝说呢。

那一天,勇敢的顿珠扎西,在洞里左等右等,怎么也不见有人接应他,知道是大臣玩了诡计,心里非常生气。他坐在石头上,想念自己的老阿妈,也有点惦记美丽的公主。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

忽然,附近传来“扑腾”、“扑腾”的声响,顿珠扎西想:“好家伙,洞里还有魔鬼!”赶紧摸出斧头,朝发出声响的地方跑去。借着斧头闪射的金光,看见一口很大很大的铁箱子。他举起斧头,在铁箱子上砍了一下,只听得“达扎卡”一声,箱盖冲开了,里边蹦出一条小青龙,摇头摆尾、左右翻腾。

小青龙流着眼泪说:“少年呵,我被恶魔关在铁箱子里,不知多少年了,多亏你救了我的命!”顿珠扎西说:“救命的话,现在说来还太早了。要是出不了魔洞,咱俩都活不成了。”小青龙笑嘻嘻地说:“这好办,看我的。”便让顿珠扎西骑在它的背上,大口一张,尾巴一摇,随着一阵山崩地裂的吼声,他们已经升到了地面。

小青龙对顿珠扎西说:“金子不会被扔掉,恩情不会被忘掉。我没有什么送给你,留下一只角做纪念吧!”说完,把自己的脑袋,在黑石崖上一碰,黑石崖碰得左摇右晃,一只龙角蹦落在顿珠扎西跟前。小青龙呢,恋恋不舍地飞回高高的天上去了。

顿珠扎西拾起龙角,回到城里,看望了自己的阿妈,果然在皇帝的关照下过得很好;又找到了商人强久,把自己进魔洞救公主和得到龙角的经过告诉他。强久拍着他的肩膀,祝贺他说:“哈哈,朋友,你又发财了!这只龙角,是世界上很罕见的珍宝,我们拿去献给皇帝,别说能得到很多很多奖赏,还能戳破红鼻子的谎言。”

他们再一次赶到京城,见到了皇帝。顿珠扎西恭恭敬敬地献上龙角。皇帝说:“这不是上回拾到珍珠鞋的藏族小伙子吗”顿珠扎西说:“正是我。”皇帝不高兴了,说:“上次你当着我的面,发誓要救出公主,怎么走到半路,就象老鼠一样溜掉了呢”

红鼻子大臣看到顿珠扎西,当时吓出一身冷汗,接着他想:“天大的谎言,牛大的真理,只要我不改口,这小子是没有办法辩清的。”便接过皇帝的话头,把顿珠扎西数落一顿。唾沫象冰雹一般,飞落在少年的脸上。

顿珠扎西上前一步,对皇帝说:“皇帝,我说我救出了公主,他说他救出了公主,这件事跟打破一个鸡蛋一般容易,请公主出来做证就行了。”

¹«Ö÷ºÍÀÏÌ«ÆÅ×ß½ø´óµî£¬ÂíÉϸßÐ˵Øͬʱ˵£º¡°°¡ßõßõ£¡´î¾ÈÎÒÃǵÄÉÙÄêÀ´ÁË£¡¡±

ºì±Ç×Ó´ó³¼ÌýÁË£¬ÓÖº¦Å£¬ÓÖ½¹¼±£¬Èý²½Á½²½Ó­ÉÏÈ¥£¬Ëµ£º¡°¹«Ö÷£¬ÊDz»Êǵ±Ê±¶´ÀïÌ«ºÚ£¬ÄãµÄÑÛ¾¦¿´»¨Á˾ȳöÄãµÄÊÇÎÒѽ£¬Ôõô»áÊÇËûÄØ£¡¡±

¶ÙÖéÔúÎ÷¶Ôºì±Ç×Ó´ó³¼Ëµ£º¡°ºÜºÃ£¬Äã˵¹«Ö÷ÊÇÄã¾È³öÀ´µÄ£¬ÄÇô£¬°ÑÄãµÄƾ֤ÄóöÀ´¿´¿´°É£¡¡±

ºì±Ç×ӻشð²»ÉÏ£¬¡°Õâ¡­¡­ÄÇ¡­¡­¡±µØ½á°ÍÁË°ëÌì¡£»ÊµÛ±ãÎÊÉÙÄ꣺¡°ÄÇô£¬ÄãÓÖÓÐʲôƾ֤ÄØ¡±

¶ÙÖéÔúÎ÷˵£º¡°µ±È»ÓУ¡¡±ºÜ¿ì¾Í°Ñ¹«Ö÷¸øËûµÄ×êʯ½äÖ¸£©£¬´Ó»³ÀïÌͳöÀ´¡£

ͬʱ£¬¹«Ö÷Ë«Ï¥¹òÔÚ»实勖媲埃咔拥爻适隽俗约罕簧倌昃瘸龅木:毂亲幼雒我裁挥邢氲剑骰岚呀渲噶舾僦樵鳌K醇实勐撑诺孟笠煌攀7啵吭诨实鄣谋ψ懊妫煌5乜耐非笕模劾岜翘榱髀亍R蛭浅G宄燮实刍嵊惺裁聪鲁 ?/p>

皇帝十分赞赏顿珠扎西的勇敢、诚实,吩咐大臣们用很丰盛的宴席款待他。在摆满一百零八个菜盘的酒宴上,皇帝问他是想当内相呢,还是要满斗的金银呢顿珠扎西真心实意地答道:“皇帝,我不当内相,也不要金银,只求把公主嫁给我做妻子,吉祥欢乐地度过一生。”

皇帝同意了少年的请求,为他们俩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结婚后,顿珠扎西领着公主,高高兴兴回藏地探望阿妈去了。那么,商人强久呢,皇帝送了他许多金银财宝,他的商队在西藏和内地之间,返得更勤了。

讲述:贡嘎县朗结雪公社旺青 1979年8月6日记录 1981年1月整理

第3篇、德宝斋的历史故事

道光年间,李诚甫带来几件陕西新出土的铜器,来北京做生意。一天,他走进宣武门来到石驸马大街(今北京新文化街),正巧赶上克勤郡王回府,路上行人要回避,李诚甫不知道有这套规矩。他觉得既新鲜又热闹。他只顾看热闹。没面墙而立。护卫们提鞭便去抽打他,他尖声喊叫“冤枉!”克勤郡王爷听见了,命令停轿,问:何人喊冤?把他给我带过来!李诚甫一看这阵势,吓傻了眼,急忙跪倒磕头。王爷问:你有何冤枉?他不敢说刚才护卫用鞭抽他,怕再挨打,便急中生智说:我有好古铜卖不出去,特来喊冤献宝。王爷笑了,喊声:起轿回府!把这人给我带回来! 李诚甫被带到石驸马大街西头路北克勤郡王府,献上几件铜器,王爷没看上眼、反而让他看一看自己收藏的金石。克勤郡王问了李诚甫几件铜器的名称,他对答如流,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王爷很欣赏他。 从此,李诚甫做上了克勤郡王的古董买卖。他赚了钱买金石考古书看,自学不辍。王爷很欣赏他的好学,将自己的收藏给他观览。 克勤郡王是八家铁帽王之一。这里所说的八家铁帽王是指清初战功显赫,受封“世袭罔替”的六家亲王和两家郡王。*一代克勤郡王岳托,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子代善的长子。道光、咸丰时的克勤郡王是第几代,老古董商则说不清了,只知他是位金石收藏家,收藏三代、秦汉青铜器,汉唐碑碣石刻拓本、古画、字帖和古玉、陶片很多,室内陈设都是文玩书画,克勤郡王的书法闻名于朝野。 克勤郡王还请李诚甫鉴别审定自己收藏的珍贵文物,并编目书写成册。李诚甫鉴赏金石碑碣石刻、古玉陶片的眼力从此锻炼出来了,在京师金石界有了名声。 道光末年,李诚甫回到山西襄汾县,家乡的士绅集资请他在北京琉璃厂开家古玩店。他在京城请克勤郡王书写匾额:“德宝斋古玩店”,在这条古老的文化街市上挂了出来,德宝斋正式开业。之后,王爷出面约咸丰新科状元翁同和书写门楹:“德比圭璋儒所贵,宝兹彝鼎古为徒”王爷写匾,状元写门楹,京师只此一家。这家古玩店开了94年。1945年才歇业。可惜后来匾额、门楹均不见了,令人叹惋!第4篇、人心不足蛇吞象 1111小时候,没电视、没广播,连电灯也没有。寒冬腊月里就钻进外婆的被窝里,帮外婆焐她那双小脚。外婆每晚给我讲故事,直讲到我进入梦乡。记得她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1111过去,淮河边上住着一个教书先生,单名叫丰,妻子生孩子时大出血死了。丰一直没再娶,一是因靠教几个孩子收入微薄,二是怕娶回个后妈对儿子不好,就一直带着儿子过日。儿子叫象,因父亲教书,儿子又少母爱,自小顽皮,又因父亲可怜象自小没娘,什么都依着他,平时舍不得弹象一指头,使象自小养成了好吃懒做天下唯我的脾性。 1111一年秋后,丰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条小花蛇在秋风中战战兢兢曲蜷成一团,十分可怜。丰动了侧隐之心,小心翼翼将小花蛇捧起放入袖笼中带回家精心喂养。象也很喜欢小花蛇,常常去田里捉些青蛙回来喂它。小花蛇得到精心的喂养很快长成了大蛇,食量也大得怕人,象也不愿意再为它捉青蛙了。丰决定将花蛇放入芦苇荡中。花蛇在丰家生活了十几年有点舍不得离开丰家,但它见丰已年老体弱,象又好吃懒做,生活越来越困难,只得离去。花蛇连连向丰点头,算是拜谢主人的养育之恩,然后游入芦苇荡中。 1111丰渐渐老了,他多次对象说:"儿呀!为父老了,前头的路也不多了,你应当学点本事,日后好自食其力。"象总是不屑一顾地说:"放心吧,船到桥头自然直。"丰看儿子总是不长进,常常流下老泪摇头叹息地说:"养儿不教父之过也。" 1111几年后,丰病故。众乡邻为丰安排好后事。象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开始靠变卖家产维持生计,家里值点钱的东西渐渐被他变卖完了,生活越来越困难,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屯。眼看着冬天要到了,棉衣早在秋天就被卖了,象蜷在被窝里无法起床,而家里又没有一口吃的。象愁肠百结,在被窝里蒙头大哭,一边哭,一边埋怨父亲为什么不多留点家产。正哭着突然听到一阵"沙沙"声,紧接着门开了,象吓了一跳,以为是小偷,象头还蒙在被窝里,哭得更伤心了,一边哭一边说:"这家除了房子外没一件东西值钱的,你要什么拿什么好了。"说完放声大哭,哭了一会觉得有人拍床,象从被窝里伸出头来一看,一条巨大的花蛇盘在床前,魂差点给吓出了窍。定神再一瞧,那花蛇在流泪。象猛然想起是几年前放进芦苇荡的花蛇回来了。象说:"花蛇呀,难道你也没吃的了吗?"花蛇摇摇头。"那你还回来干什么?"花蛇突然开口说话:"象呀,你们父子俩救过我,如今你有难处,我不能不帮帮你。"象一听花蛇能说话,一骨碌爬起来惊讶地说:"花蛇你原来会说话?"花蛇点点头。象忙说:"你怎么帮我呢?"花蛇说:"我眼睛是夜明珠,你拿刀在我的眼睛挖下一只可以换几百两白银,按正常生活够你享用一辈子。"象的屁股上如安了弹簧,一下子从床跳起,找了把刀来。当走到花蛇跟前时,浑身打颤不敢下手,花蛇说:"别怕,你挖我的左眼。"象一刀下去,花蛇的左眼珠迸出,血如泉涌,喷了象满身。花蛇疼痛难忍,在地上翻滚了好会说:"象,你好自为之,我回芦苇荡去了。" 1111象把花蛇的眼珠洗净,揣进怀里,来到城里很大的一家药店。柜台里的小伙计听说有人要卖夜明珠,不敢乱开价,忙跑到后堂把掌柜的找了来,掌柜的反复端详着夜明珠连连赞道:"好!好!"再看柜外仍穿着单衣的毛头小伙子有点不相信地问:"你怎么得到它的?这可是人间少有的希罕之物呀。"象昂起头傲慢地说:"得到它有什么稀奇。"接着一五一十将养蛇、放蛇,蛇又回来报答主人之事说给掌柜听了,那掌柜的听了直咂嘴称奇,掌柜的说:"要能将那蛇胆弄来,那可是价值连城的呀。"象没好气的说:"那不要了蛇的命了吗?"象和掌柜的一番讨价还价后,得了二百两白银回家了。 1111象有了钱,又开始花天酒地、醉生梦死,赌场里人人认得出手大方的象爷,妓院里个个知道象爷腰缠万贯,酒馆老板也都知道象爷从不吝啬。象也常常暗自笑话他的死鬼老爹,辛苦一辈子不知什么叫福,我有福一辈子不知道什么叫苦。 1111一晃几年过去了,象手里的钱所剩无几了,赌场的老板开始逼着他讨债了,妓院的漂亮姐儿又另有新人了,酒馆的小伙计也敢冲象翻白眼了。药店掌柜的几年前说有关蛇胆价值连城的事儿,时常在象的脑中浮起。象冲着赌场的老板说:"明个我有了钱,买下这个城,我叫你给我放马。"象冲着妓院的漂亮姐儿骂道:"婊子,明个我有了钱,买下这钱,我叫你给我舔屁眼。"象冲着酒馆的老板说:"狗眼,明个我有了钱,买下这城,我叫你喝尿。" 1111一日,象喝得醉醺醺的,一摇一晃向芦苇荡走去。芦苇荡一望无际到哪去找花蛇呢?找不到花蛇,取不到蛇胆,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呢?象在芦苇荡边放声大叫:"花蛇!花蛇!象来了。"不一会就听呼啦啦,风卷芦叶哗哗响,花蛇来到了象面前,象喜出望外,可当象提出要取蛇胆一事,花蛇流下了一行泪,痛心的说:"象呀,你取我的胆,不是要我的命吗?"象说:"我不取你的胆,我可怎么过呢?"花蛇叹息道:"几年前忍痛挖下了一只眼,几百两白银应该够你享用一辈子的,可你吃喝嫖赌贪得无厌,就是有再多的钱也不够你挥霍的呀,你走吧,我帮不你!"说完痛苦地低下头,不愿再看象。象看花蛇低下头去急忙从怀中掏出刀,举刀要砍死花蛇,花蛇让过,气得浑身发颤,心想种恶徒留在世上又有何用?于是张开大口轻轻一吸,象如一片叶子飘进花蛇口中。花蛇把象吞入了腹中后,又游回了芦苇荡中去了。 1111外婆就是用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人不可贪。"

第5篇、被惩罚的乌鸦

天地开辟以后,就有了春、夏、秋、冬;有了春、夏、秋、冬,就有了花,就有了五谷 、青稞和果子;人们的生活慢慢地好了。

但人们还想生活得更好,他们用酥油、奶子、蜂蜜、面粉做成饼,叫乌鸦给天上的神带 去,并带去五个愿望。

这五个愿望是:请神使四季都像春天一样,好滋长万物,也免得时冷时热,人们容易害 病;请神使庄稼只种一次就年年结实,免得栽种忙碌;请神使人间不再有洪水、暴风、冰雹 ,免得人们受灾害;请神使世间人都一样,不要穷的穷、富的富,免得有钱的人践踏穷人; 请神使世间不要有官和百姓之分,免得官虐待百姓。乌鸦飞到天上,把人们做的饼献给天神 ,并说了人们的愿望。天神认为这些愿望都是好的,就允许了。但天神吩咐乌鸦说:“你现 在身上带有我的允许,必须一直飞到人们那里去,这样,说一个就会应验一个。你在路上不 能停,也不能开口说话。”

乌鸦答应了,很得意地往回飞。一路上感到自己不平凡,心想:我真是一只不平凡的鸟 啊!我替人们做了这样一件大事,真了不起呵!

他忍不住就飞到时常来歇息的一块石头上歇下了,同时,得意地昂着头,又用黑翅膀扇 风取凉,表示自己的劳累。

石头招呼他说:“乌鸦表哥!你是吃了大活佛撒出的酥油团吗?为啥那样高兴呢?”

乌鸦不说话,只是摇了摇头。因为他记得,他在路上不能开口说话。

石头埋怨说:“表哥呀!你看你那得意的样子,连话也不和我说了。你定是瞧不起我这 没衣穿、没房住的穷亲戚吧?”

乌鸦忍不住了,他回答说:“石头表弟,你们随时在风里雨里光着身子,一定冷吧!冬 天怎样过呵!”他低着头想了想,很后下决心说,“我带有神的允许,我先给你一个吧!从此 ,你身上没有四季的区别,不再时冷时热,不再常害伤风、咳嗽一类的病了。”

他刚说完,神的允许就应验了。所有的石头上都长出一种红的、紫的、棕色的“格尔母 草”,四季不凋。从此石头都不怕冷,而且也不患伤风、咳嗽一类的病了。

乌鸦得意非凡,又往前飞。

他飞到时常来往的树上歇下,他又昂着头,又扇着翅膀。

树招呼他说:“乌鸦大哥,你吃了大喇嘛撒出的糌粑团吗?为啥那样得意呀?”

乌鸦不说话,仍然扇着翅膀,摇了摇头。

树埋怨说:“难道我们不是好朋友吗?你有得意的事也不告诉我,你一定瞧不起我这又 短命、又孤单的朋友啊!”

乌鸦得意地说:“朋友,我从来是讲交情的。不过你也实在太短命、太孤单了,连我们 的聚会一年也只有几个月呵!”说完,他偏着头想,很后他忍耐不住了,说,“我今天带有 神的允许,我给你一个吧!以表示我们的交情。从今天以后,你们只下种一次,下种以后就 年年结实、年年生长,不再短命,人口也要一天比一天兴旺了。”

他刚说完,神的允许又应验了。以前树和五谷一样是每年从地上生长一次的,从此,树 就只下种一次,下种以后就年年结实,不再栽种,并且遍山生长,成了密林了。

乌鸦看了这些异常得意,然后就往人们那里飞去。

人们都在地上焦急地等待着。当他飞回时,看见大家那种热切盼望的神情,他窘住了。 他知道神的允许,很好的和很重要的已被他交给石头和树了,人们的愿望已经不能完全实现 ,于是他扯谎说:“你们的愿望,神一个也不允许,因为神说:世间一切已经够好的了。

人们听了,都非常失望地说:“人们的愿望神一个也不允许,我们的日子还要苦呵!”

不久,神记起人们送他的饼,就用火来烤。乌鸦带饼去时,人们曾叫他告诉神蒸饼的方 法,但乌鸦却没有告诉神。因此这些饼一见到火都化得不见了。神生气地说:“世间上的人 们太不诚心了,我允许了他们的愿望,他们却给我这样的饼,我非惩罚他们不可。”于是他 命五谷神下凡,把五谷收回去。

五谷神下凡,用手在田里收五谷。那时麦子、青梨、荞子、葫豆、豌豆都是从根长到穗 ——穗长得满满的。五谷神用手抹时,穗端的总是没抹完,他回过头来,想再把穗端的抹去 时,山中的百鸟飞过来向他求情说:“五谷神呵!你不留点给我们吃吗?你抹光了,我们就要 饿死了。”五谷神心很慈悲,就没再抹了。

这时,百鸟就把乌鸦做的事告诉了五谷神。

天神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他立刻把乌鸦叫来,诅咒他说:“你做的事,就是处死 你也不能补偿。我现在要惩罚你。罚你守在白杨树上,春天夏天你可以出外觅食,冬天你没 有窝住,你一夜要冷得从树上跌下九次,才得天亮,并且要不断脱毛,人们将从此认为你是 一种不吉祥的鸟。”

因为天神的允许只能带来一次,没法给第二次,因此只有让人们自己去创造了。于是, 他就没有再命五谷神来收其余的粮食。所以直到今天,粮食只有穗端才有了。

从此以后,乌鸦冬天没有窝,就歇在白杨树上,一夜要从树上落下九次才得天亮。并且 不断脱毛,令人看见就讨厌。

第6篇、永州鼠 古时候,永州有一个人迷信得厉害,不管做什么事,总要看看吉不吉利。  这个人生在子年,属相是鼠,于是他就把老鼠当成是成是自己的保护神,万分敬重。他不但自己敬重老鼠,还订下了家规,不准大家消灭老鼠,将老鼠好好保护起来。所以他家里见不到一只猫,仆人们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不经意间伤到了老鼠。  这样一来,老鼠在他家有恃无恐,可猖狂了。粮仓里、库房里到处可见成群结队的老鼠大吃大嚼,爱怎么破坏就怎么破坏,根本没人敢管。这还不说,老鼠们四下里奔走相告,说他家里简直是个天堂,每天吃得饱饱的,什么都不用害怕,于是越来越多的老鼠都闻讯搬到这个人家里来。  有了这样严重的鼠害,这一家子可遭殃了。家里的桌子、凳子、柜子全都被老鼠咬得残缺不全。柜子里面的衣服老鼠也不放过,东一个窟窿西一个洞,没有一件是完整的。食物简直就只能吃从老鼠口里剩下的那一点。到了夜里,老鼠在屋里东奔西跑,上窜下跳,“咯吱咯吱”地啃东西,还叽叽乱叫,弄得全家乱七八糟,吵得人觉也睡不着。白天老鼠都不歇着,跟人一块儿出出进进、来来往往,放肆极了,俨然它们才是这家的主人。  过了几年,这家人因为主人职位调动搬到另一个郡去住了,这屋子换了主人。可是老鼠们丝毫不懂得收敛,还是闹得特别厉害。  新主人又生气又奇怪,跟家人说:“可恨这帮老鼠,本来只应在黑暗中偷偷摸摸地过活,现在竟然如此嚣张,实在可恶,我们应该想办法把它们全都消灭掉!”于是,他们向人家借了好几只凶猛的大花猫,大门紧闭,把出路都用砖瓦堵死,还用水浇灌老鼠洞,又专门雇了些人来帮助捕杀老鼠。   老鼠一下遭到了灭顶之灾,死亡不计其数,尸体堆得像座小山。人们把鼠尸扔到偏僻的地方去,臭味过了好几个月才消失。  这些老鼠太不识时务,以为所有的主人都会对它们殷勤备至,实在是大错特错,以致于它们的猖獗终于招来了大祸。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不可因一时的显赫而得意忘形,否则,永州鼠的下场就是明鉴啊!

第7篇、挪亚与彩虹

人类自从犯了罪以后,远离神,便骄傲自大,吃喝玩乐,又专欺压穷人。他们心里根本没有神。神好伤心啊!他后悔造人在地上,于是决定用洪水来毁灭这个世界。当时,只有挪亚,在神的眼里是个正直的义人,因为他敬畏神。有一天,挪亚在园里修剪花木,听见神叫他造一艘大船,好躲避洪水的来临,挪亚连忙向神谢恩。挪亚听从神的话,开始了造大船的工作。挪亚一家人的举动,引起全村的好奇,人人都想知道,挪亚在玩什么把戏?什么?会下大雨?开玩笑!太阳都快把人烤焦了。。。怎么会下雨呢?哈哈。。。神怎么不来告诉我呢?。。。没有人相信挪亚的劝告。挪亚不怕人们嘲笑,一家人辛勤的工作,他们坚定相信神的话。终于大船造好了!挪亚一家发出快乐的欢呼。老挪亚吩咐孩子们,快把动物和粮食,送进船舱里。很后,神亲自关上大船的门。天空立刻传来一阵阵的巨响。下大雨啦!那些讥笑他的人,都后悔了。开门呀!挪亚!碰!碰!碰!救命阿!大雨下了四十昼夜,淹没有地上的一切。挪亚一家人,在大船里十分平安。大水终于退去了,陆地上出现了干地。花儿开放,鸟儿唱。阳光普照大地,充满新的气息。孩子们!出来哦!挪亚领着家人,和船里所有的动物,欢欢喜喜地走出了大船。他们造了一个祭坛,向神献上心中的敬拜和感恩。神十分欢喜,就在天边铺设美丽的彩虹,应许不再用洪水毁灭世界。他与人立下这个彩虹之约。朋友!当你看见美丽的彩虹,可别忘了向挪亚学习作个敬畏神的人,讨神的欢喜哟! 第8篇、中秋溯源

中秋溯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很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 ”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很早见于明代。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第9篇、徐母育弯枣树 1111小时候,有一天晚上刚吃完晚饭就钻进被窝里帮外婆焐小脚,外婆给我讲了一个"徐母育弯枣树"的故事。 1111很久以前,淮河边上有个叫泊岗的村子,村上住着一对姓徐的中年夫妇,两口年近四十岁了,膝下仍无一个尿炕的,每天吃完饭老两口就大眼瞪小眼的,十分冷清。一天村里来了个跑买卖的小商人,告诉这对夫妻,说是太平集(今明光市)东约40里处的鲶鱼洼(今明光市分水岭水库)西岩有一棵九丫树,不生的媳妇带上黄布条系在朝向你家方向的枝桠上烧香求子,十分灵验。徐姓夫妻听后迫不及待地于第二天就起程前往求拜。老天爷还真的发了慈悲,就在当年徐家夫妇有了身孕,第二年春生了个大胖小子,老两口欢天喜地,给儿子取名叫徐四十,小名叫"拴住"。 1111老来得子,生活得更滋润了。老两口把儿子当成了"龙蛋",整天捧着。徐四十一天天长大了,能到邻居家串门子啦。一天徐四十在水塘边上拾了个鸭蛋回家,徐母抱过儿子又是亲又是称赞,夸儿子能干。又过几日徐四十又拾了只鸭子回来,徐母又是一阵亲吻和夸赞,然后把鸭子杀了,炖了一锅汤,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吃着喝着。徐四十心想:这样多好,父母亲又是夸奖,还有鸭子吃。从那以后,徐四十每次出门玩回家时准能带点什么回来。很多次都是故意到虽人家的鸡窝里、鸭圈里、菜地里去"拾"东西。一次邻居家少了一只老母鸡,找到了徐家,刚好看见徐母正在杀鸡,邻居气得吵了起来,徐母说:"我家拴住才十一岁,能偷你家的鸡吗?再说那鸡能跑会飞的,一个小孩子能捉住吗?我家那有只红公鸡你捉捉看,要是捉住了,我赔你十只。"邻居被堵得哑口无言心里闷气走了。徐四十高兴得直蹦。 1111春去秋来,光阴似箭,一晃又几年过去。徐四十长到了十六、七岁时,从外面"拾"回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值钱,而徐四十也"拾"上瘾,每天出门不"拾"点东西回来,手就痒痒。一天他竟"拾"回了一头大牯牛,这次老俩口有点怕了,"拾"回了一头大牯牛,牛的主人肯定会找上门来。果然不错,第二天邻村就有人找上门来。开始一家三口伸头暴筋和人争辩,谁知那人到县衙将徐家告了。在大堂上那人把大牯牛的特征一一写在纸上,而徐四十却写不出来,很后只得说是"拾"的。县太爷赶到现场,查出现场还留有徐四十的脚印,这下徐四十哑巴了。县老爷依照当朝律法把徐四十判了个充军边关。 1111徐家老俩口子这时后悔莫及,但为时已晚。儿子徐四十被五花大绑带走了,徐父又急,又气,又心痛,病卧在床,不久就死了。徐母孤独一人,整日以泪洗面,沿村乞讨,度日如年。 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徐母已是满头银发面容憔悴,眼也不好使了,腰也挺不直了,才六十多岁,看上去仿佛有80岁了。一天她讨饭路上遇到一个骑大马的军官,后面还跟着两名跟班军士。那骑马军官一看讨饭婆子,先没在意。当讨饭婆子过去后,脑中一闪"哎呀,这难道是…"可能是母子心连心的原故,骑马之人猛然喊了声:"是徐母吗?是拴住的娘吗?"讨饭婆子正走着,忽听有人喊停住脚,慢慢转过头来:"是喊我吗?我是拴住的娘。" 1111骑马人不是别人,正是八年前被捉充军边关的徐四十。因徐四十犯的罪不重,且机警过人,聪明勇敢,在一次作战中舍身救元帅,后被提拔起来,几年后升到了统领。边关太平后徐四十又被调回任了泗 州驻军统领。此次回来就是要接父母进城享福的。谁知在他被绑起后父亲病故,母亲成了讨饭婆,徐四十眼泪夺眶而出,但他强忍着,平静地说:"老人家,我想找个佣人,你可愿随我去吗?"徐母一听,一百个同意。可心里又纳闷,心想:我一个老眼昏花的老婆子能干什么?这人怎么雇佣我?想不通,干脆就不想了,反正跟这人走不会吃亏。 1111徐四十找了辆独轮车,将母亲扶上车来到了泗州城,住进了统领的官邸。 1111徐四十安排人替母亲洗了澡,里外的衣服全换成新的。一日三餐端吃捧喝,还有两个丫头立在门边听唤。一连几天徐母心里不安,不知是怎回事儿。问丫头,丫头说:"听听大人说找来个'佣人',要我们精心服侍'佣人',其他的我们也不知道。"徐母心里有事,吃不香,睡不沉。一天徐四十又来看望母亲。徐母实在忍不住了道:"大人,我已来多日,不见你安排事给我做,每天还端吃捧喝的,实在担待不起。"徐四十说:"今天我不来给你安排事做。从明天起,你每天到院里去育那棵弯枣树,直到育直止。"徐母来到院中摸那弯枣树,有小碗那么粗,心想:我的老天爷,这么粗的弯枣树怎么能育直呢? 1111徐母也真够尽力的,每天围着弯枣树又是推,又是扳,一个月过去,树没一变变化,半年过去,树还是没变化,一年过去了,枣树仍然弯着。这天徐母收拾了东西要走,丫头慌忙去找来大人。徐母见大人来了,很惭愧地说:"大人,我还是去讨饭吧,这一年来我在你这是白吃白喝了。我知道那弯枣树我育不直,要是从小育那不难,这么粗了,没人能把育直了。" 1111徐四十"扑嗵"一声跪在地上:"娘!饶恕孩儿吧,我是你的拴住啊!"说完"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开始时把徐母吓了一跳,一听说是拴住,她忙将手指放在嘴里咬自言自语道:"我不是在做梦吧?"感觉疼痛,方知不是做梦,一把搂过儿子,痛哭流涕,一五一十叙述着分离后的苦难经历,徐四十也把被绑后的经过一一说与母亲听。母亲哭罢,猛地醒悟:"儿呀,育树要打从小育,育人也如此啊。"

第10篇、毛驴对付狐狸、豺狗和狼

从前,有一头毛驴。它身强力壮的时候,主人一点也不怜惜它,每天叫它干活。后来,它的背脊压断了,脚也跛了两只,满身上下,都是碗口大的伤疤,眼看就要断气了。狠心的主人用一根胳膊粗的木棍,把它赶到连人影子也看不到的荒野上。毛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唉,这就是我辛苦劳动的收获!”

正在它悲叹自己命运的时候,一条大灰狼领着狐狸和豺狗,窜到毛驴身边。大灰狼张开大嘴,流着口水说:“哈哈!昨天晚上,老狼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吃着热烘烘的肉,喝着红通通的血,真灵验呀!”老狼说完,狐狸和豺狗龇牙咧嘴,就要动手。毛驴很谦逊地说:“唉!我这头苦命的牲畜,被主人丢在荒野里。与其这样倒霉地活着,不如给诸位饱餐一顿死了安逸。不过,我实在太瘦了,身上除了骨头就是皮,诸位好心来吃我,我实在不好意思送给诸位吃,弄不好还刺伤诸位的嘴。是不是等到明年夏天,我吃些青草,肉肥了,油厚了,各位再来吃。”

狐狸听了,不断地摇动长尾巴,表示反对。它对大灰狼说:“狼老爷,都说毛驴蠢,那是不对的。它常常到城里驮运东西,跟人学的可聪明呢!就说它刚才讲的话吧,等到明年夏天,它跑了怎么办”毛驴马上回答道:“狐狸姐姐,请不要多心。我这断了腿的驴,能往哪里逃呢再说,这大草原都是狼老爷的天下,我想跑也跑不了呀!”狐狸又自作聪明地说;“哼!那这大半年的时间,天塌了怎么办地陷了怎么办尘土把你埋掉了怎么办”毛驴没有办法,只好访几户邻居当保人。兔子担保天不塌,所以直到现在眼睛总是望着天;野猪担保地不陷,所以直到现在总是哼哼唧唧盯着地;旋风担保草原不积尘土,所以直到现在还是不停地把地面清扫……

冬天过去,春天来了;春天过去,夏天来了。毛驴经过足够的休息,吃了丰盛的青草,它的伤口愈合了,腿脚灵便了,皮毛闪闪发光,满身有使不完的气力。

这一天,大灰狼领着两个伙伴狐狸和豺狗,专门来吃毛驴。它们看见毛驴膘肥肉厚,一个个馋得口水直流,争着向毛驴扑过来。毛驴连忙用蹄子挡住,说:“诸位,请慢动手。你们既然要吃我,我想就要舒舒服服地吃。现在,我身体壮实了,力气大得可怕。你们咬我的时候,我就会痛;痛的时候,我就会嚎叫,就会踢蹬,就会逃跑!那可怎么办呢”大灰狼和狐狸、豺狗,看见毛驴这样强壮,也有点发愁。毛驴想了想,说:“诸位,这样吧!你们各找一根牛毛绳,一头套在自己的脖子上,一头拴在我的腰上。到那时,我毛驴就是有大象的气力,也没有办法反抗了。”三个觉得有理,狐狸还很得意地说:“看,我早讲过,毛驴并不蠢嘛!”

就这样,大灰狼、狐狸和豺狗,各自找了一根绳子,一头拴在毛驴身上,一头套在自己的脖子上。绳子刚刚挂好,毛驴便不要命地奔跑,拉着三只凶恶的野兽,翻过一座山岗,又翻过一座山岗。狐狸早就被勒死了,豺狗的皮被石头割破,翻了过来;只有大灰狼还有一口气,冲着狐狸骂道;“你这个泼妇,躺在地上耍什么赖看豺狗弟弟多么卖力气,连皮袍子也脱下来了!”大灰狼还没说完,毛驴又使劲奔跑,它也被活活勒死了。

从此,毛驴在荒野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好多年。

讲述:拉萨市城关区 益西单增 1979年4月20日记录 1981年12月17日整理

第11篇、木牛流马的传说

五丈原东南方的斜谷关,就是斜谷的北口,南口在褒城,今属汉中市,谷长五百里,穿行于秦岭山脉之中,历史称为褒斜道。三国时,诸葛亮就在这条道上利用木牛流马运送粮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明粮草在古代战争中是比较重要的。蜀国要取得伐魏的胜利,必须保证粮食的供应,褒斜道崎岖险阻,运输比较困难,这些诸葛亮也充分考虑到了。他一方面采取分兵屯田的办法;另一方面“推已意做木牛流马”,来解决军粮的运输问题,这样可保证前方粮食的供给。据说今陕西勉县的黄沙镇,就是诸葛亮当年制作木牛流马之处。

关于木牛流马的创制,《诸葛亮集》中有较详细的记载,但按其法制却难以成形,后世遂以为是奇物。其实,木牛是一种人力独轮车,有“一股四足”,所谓一股,就是一个车轮。所谓四足,就是车前车后装的四根木柱,起稳定停驻的作用。“人行六尺,牛行四步”,就是推车人行六尺(古尺较今尺短),车轮转四圈,它可装载一人一年的口粮,单行每天行十数里,群行每天二十里,车速虽然比较缓慢,但却适合山路运行。流马也是一种人力车,有四个轮子,可装载四石六斗,车速较木牛更慢,每天很多行二十里,但却节省劳力。东汉以前,车都是两个轮子,诸葛亮改为独轮和四轮,其优点是安全、省力,适合在崎岖的山路上长途跋涉,确实是一种创新。 木牛流马到底出于何人之手,说法不一。有人说是诸葛亮发明创造的,也有人说是蒲元设计的图纸,提交诸葛亮制作的;又有人说它出于黄月英之意,诸葛亮不过是略变其制而已。无论怎么说,木牛流马的创制有诸葛亮的功劳,因为他参与了这项工作。

第12篇、一文钱与乌纱帽

清代康熙年间北京城里延寿寺街上廉记书铺的店堂里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站在离账台不远的书架边看书。这时账台前一位少年购买一本《吕氏春秋》正在付书款有一枚铜钱掉地滚到这个青年的脚边青年斜睨眼睛扫了一下周围就挪动右脚把铜钱踏在脚底。不一会儿那少年付完钱离开店堂这个青年就俯下身去拾起脚底下的这枚铜钱。 凑巧这个青年踏钱、取钱的一幕被店堂里边坐在凳上的一位老翁看见了。他见此情景盯着这个青年看了很久然后站起身来走到青年面前同青年攀谈知道他叫范晓杰还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原来范晓杰的父亲在国子监任助教他跟随父亲到了北京在国子监读书已经多年了。今天偶尔走过延寿寺街见廉记书铺的书价比别的书店低廉所以进来看看。老翁冷冷地一笑就告辞离开了。

后来范晓杰以监生的身份进入誊录馆工作不久他到吏部应考合格被选派到江苏常熟县去任县尉官职。范晓杰高兴极了便水陆兼程南下上任。到了南京的第二天他先去常熟县的上级衙门江宁府投帖报到请求谒见上司。当时江苏巡抚大人汤斌就在江宁府衙他收了范晓杰的名帖没有接见。范晓杰只得回驿馆住下。过一天去又得不到接见。这样一连10天。

第11天范晓杰耐着性子又去谒见威严的府衙护卫官向他传达巡抚大人的命令:“范晓杰不必去常熟县上任了你的名字已经写进被弹劾的奏章革职了。”

“大人弹劾我我犯了什么罪”范晓杰莫名其妙便迫不及待地问。

“贪钱”护卫官从容地回答。

“啊”范晓杰大吃一惊自忖:我还没有到任怎么会有贪污的赃证一定是巡抚大人弄错了。急忙请求当面向巡抚大人陈述澄清事实。

护卫官进去禀报后又出来传达巡抚大人的话:“范晓杰你不记得延寿寺街上书铺中的事了吗你当秀才的时候尚且爱一枚铜钱如命今天侥幸当上了地方官以后能不绞尽脑汁贪污而成为一名戴乌纱帽的强盗吗请你马上解下官印离开这里不要使百姓受苦了。”

范晓杰这才想起以前在廉记书铺里遇到的老翁原来就是正在私巡察访的巡抚大人汤斌。

第13篇、苏宁喜节日来历

相传,这天是生母娘娘给人间送来了嗣的日子,为此当地汉族人称之为"娘娘节"。过节时,村里要设祭祀之所,主席敬祀生母"尼杭",亦称"敬牙希登",副席供野鬼"牙却"。民间传说,从前水族村寨疫病流行,婴儿死亡尤多,几乎听不到娃娃的欢笑声。幸得此时天上的仙女牙花散、牙花离、牙花隆、牙花术下凡,消除了瘟疫,拯救了人间,并送子赐福,使水族村寨又兴旺起来了。为了纪念这四位仙女的恩德,水族村寨便在她们下凡的这天设祭,并相沿而成民俗节日。第14篇、孟良初识焦赞

    在老嘉山里有一座废弃的城池,说是城确实有些夸大了,因为它南北占地1里多,东西拉跨也不到2里,仅是大的村庄而已。但在北宋时期山里有这样一个村庄的确不算小了。村里有200多户人家,大多都姓孟,周围的小庄子的人都把这里叫作孟良城。因为孟家在北宋时出过一员大将叫孟良,孟良为人忠厚、武功高强,是忠臣杨延昭身边很得力的大将之一。    这孟良未投军前是名猎户,力大无比,拉弓、投叉百发百中。据说有一天两条牯牛抵角斗红了眼要争个你死我活,两条牯牛的放牛娃都怕自己的牛出问题,回去交不了差,急得直哭。正巧遇上孟良打猎回来,这孟良放下猎物和猎器,挽起袖子,两手分别抓住两条牯牛的角,下蹬马步,双手一用力,两条牛被分开了。再看那两条斗红眼的牯牛,放过对手同时用力向孟良抵去,围观的人不由发出惊呼。再看那孟良死死抓住牛角"哇嘿"一声大叫,两牯牛又被推开,始终控制在一臂之距,两个放牛娃此时拼命拽绳子,这牛也无奈,都自找台阶,喘着粗气,扭过身各自跟放牛娃去了。从那以后孟良神力分牛的事被传开了。    孟良城的东南有个小村子叫焦郢,村里也有一个大汉,和孟良身材、年龄都差不多,也是一个豪爽、力大过人的硬汉子,此人叫焦赞,也是个猎户。    孟良与焦赞互相对对方情况略知一二,心里总有 不服,但没有机会比武。一日焦赞在城里卖完猎物,见天色还早,有意绕道从孟良城穿过。见有人在麦场上打场,焦赞走过去,没话找话地和打场人闲拉。这孟良城里的人仗着村大人多平时不把小村子上的人看在眼里,说起话来也趾高气扬。焦赞问:"听说你们村孟良力能分牛是真的吗?"打场人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道:"是孟良城,不是什么村,你不知孟良的神力,那你就不是本地人。"说完有意比鸡骂狗扬鞭打了一下牛屁股道:"快走畜牲,不打完这场麦,不给你卸套。"焦赞心里有数没在乎,走到场边在一个柳树荫下坐了下来。一边用褂襟扇着风,一边说:"该歇歇啦,太阳那么毒,小心晒脱了畜牲的皮。"打场的一听不对味,歇住牛,一边卷袖子,一边恶狠狠地说:"你来找事的吧?"焦赞迎上去伸手轻轻一推,打场的人一连后退了十几步,一屁股坐在地上。那焦赞伸手卷起袖子,走到打场的石磙跟前,两手抠住石磙的两个脐,双手一用力嘴中喊声"起",将一个四五百斤重的大石磙子抱了起来,走到柳树下又是一声"上",那石磙被举起放在柳树桠上。打场人惊呆了,倒吸一口凉气自言自语道:"我的老天爷,这是人还是神?"焦赞一边放下卷起的袖子,一边说:"是人,焦郢的焦赞,特来会会孟良。"打场人一听,撒腿就跑,边跑边回过头来说:"有种的别跑,我去喊孟良来。"    不一会村里来了一批人,走在前头的就是孟良,在他身边是那个打场人,冲焦赞指指点点。这孟良看那柳树

哈尔滨那个医院治疗癞痫

哈尔滨羊羔疯好的医院

哈尔滨市癫痫治疗医院

哈尔滨十大癫痫病医院是哪些

郑州哪几家医院治疗羊羔疯好

热门栏目